首頁|必讀|視頻|專訪|運營|制造|監(jiān)管|大數據|物聯(lián)網|量子|元宇宙|博客|特約記者
手機|互聯(lián)網|IT|5G|光通信|人工智能|云計算|芯片|報告|智慧城市|移動互聯(lián)網|會展
首頁 >> 必讀 >> 正文

AI,一次技術的“宗教改革”?

2024年3月14日 08:05  CCTIME飛象網  作 者:魏德齡

飛象網訊(魏德齡/文)只要通曉一番宗教史就能發(fā)現,很多信仰都會經歷一個從精英階層到普羅大眾的轉變,分界點往往是經典的權威從學院派手中滑落,曾經頓悟的門檻與經典的解讀一定程度上在于文化水平的高低,但在經歷了如馬丁·路德、六祖惠能、陽明心學之后,悟道變得不再具有學院的高墻,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路徑。

對于很多技術的實現而言,隨著持續(xù)不斷的迭代演進,無形之中同樣早已筑起了如同學院一般的高墻,視頻剪輯、圖片修剪都需要一個深入學習的過程,更別提是編程這類工作,很多人腦海中靈活一閃的頓悟時刻,往往被限制在了想的層面,專業(yè)的技術門檻讓人束手束腳。

然而AI,或許是推倒技術高墻的開始。

 

正在消除技術門檻的AI

年初大熱的OpenAI Sora無疑是個典型的案例,作為一種使用擴散模型生成影片的人工智能模型,可以根據文字描述來生成影片,原理上會將影片切割成較小的像素區(qū)域,然后在對每個像素進行逐步還原,最終形成完整的影片。進而Sora實現了從64x64到1024x1024不同輸出分辨率的支持。

更重要的是Sora所呈現出來的視頻效果,一條條只需幾分鐘就能生成出的影片,卻帶來了真實的畫質與絕佳的表現。實際上,如今某剪輯軟件中,也引入了AI生成視頻的功能,讓剪輯人員可以迅速填補作品中的內容素材空缺。

對于繪畫修圖技術門檻的消除來說更是顯而易見,無論是文生圖,還是圖生圖,只要選用合適的模型,并以合理的描述與參數修正,設計人員就能創(chuàng)作出一些特定風格的配圖海報,或是實現對照片的二次藝術創(chuàng)作。甚至一些人已經開始利用這種生成式的圖片或動圖,以虛擬人物的方式在社交平臺上賺取流量與利潤。

另經作者測試,ChatGPT在常規(guī)文章的撰寫上,如今同樣有著不錯的實力表現,對于常規(guī)新聞稿件而言,其在對材料進行整理之后所寫出的簡訊內容正在變得日趨理想。

榮獲第170屆芥川獎的日本作家Rie Kudan甚至在獲獎作品中使用ChatGPT創(chuàng)作了5%的內容,她認為生成式AI工具有助釋放她的潛能。

 

無處不在的AI

于此同時,AI還正在以一種無處不在的方式進行布局,讓使用者可以觸手可及。

最被人所熟知的莫過于云端AI算力,目前被很多人說使用的ChatGPT、Copilot都屬于依托云端,來為用戶提供的生成式AI能力。另外,還有面向于行業(yè)領域的AI算力中心,來解決如數字孿生、生命科學、智慧城市這類需要海量算力的應用。

不過云端AI已經遇到了資源瓶頸的問題,從業(yè)者們甚至開始考慮如何通過海洋的水冷來解決數據中心過熱的問題。另一方面也證明云端AI對于能源的消耗已經成為了其未來發(fā)展的隱憂。

邊緣側、端側AI的興起無疑將大大緩解了云端的壓力,同時解決了云端AI所產生的時延過高、隱私難以保護的問題。例如通過在無線接入網絡中引入AI能力,相比用戶使用云端AI時高達200ms的時延,可降低至20ms。對于企業(yè)來說,邊緣側AI在實現了智能制造能力的同時,也確保了內部敏感數據不必上傳至云端。

端側AI從去年開始更是有了快速發(fā)展。如今,大語言模型已經可以通過精簡的方式內置在智能手機中,用戶甚至可以在沒有網絡連接的情況下,使用類似于ChatGPT功能的智能助手。同理,這類AI助手在理解用戶本地數據的過程中,由于不會與云端發(fā)生連接,也大大保護了個人隱私,讓更多人能夠放心使用。

云端、邊緣、端側最終還將能夠形成合力,以取長補短的方式來協(xié)同完成算力所需。

 

新的“悟道”方式

除了上文提到的消除技術門檻外,AI無疑也在帶來另外一種領悟的方式。例如在通信領域,AI正在開辟一條全新的可能性道路,原因在于AI的設計思路是基于數據的,而不是基于模型的假設,建立在數據的基礎之上可以提供更好的準確性,也可以增強適應性。

于是,對于AI賦能的空口設計面向信道編碼、波形設計以及多址接入,通信業(yè)者正重新設計端到端的通信協(xié)議,使其滿足跨網絡和終端的聯(lián)合訓練、模型共享和分布式推理,從而增強信道感知,提升系統(tǒng)的可靠性和性能。

同理,AI與不同行業(yè)的融入,其實都潛在的提供了全新的“領悟”方式。如同對于修行的全新指引方式,AI或許正在助力從業(yè)者跳脫出原來的思維定式。

這也意味著每個人工作方法正在發(fā)生改變,如何使用AI工具來實現新的“悟道”成為了需要提升自我能力的新課題。如何與AI進行對話、交流,指導它去完成任務,如何訓練適合于自己的模型,那個AI世界中的自己,如何在不同終端設備中遷移過渡,或許都將成為新的思考。

編 輯:魏德齡
聲明:刊載本文目的在于傳播更多行業(yè)信息,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。本站聯(lián)系電話為86-010-87765777,郵件后綴為#cctime.com,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(lián)系方式,進行的“內容核實”、“商務聯(lián)系”等行為,均不能代表本站。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
相關新聞              
 
人物
鄔賀銓:大模型下沉到手機 將激活萬億元規(guī)模手機產業(yè)
精彩專題
CES 2024國際消費電子展
2023年信息通信產業(yè)盤點暨頒獎禮
飛象網2023年手機評選
第24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
CCTIME推薦
關于我們 | 廣告報價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隱私聲明 | 本站地圖
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© 2007-2024 By CCTIME.COM
京ICP備08004280號-1  電信與信息服務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
公司名稱: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
未經書面許可,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、鏡像